学者型律师杨春宝(《人才市场报》)
作者:梁杰 来自:法律桥 时间:2004-12-24 点击: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律师应当是法庭上唇枪舌剑,法庭外左右逢源的人。可杨春宝一不善言辞,二不善交际,但却成为了一名职业律师,而且成立了法律事务所,并建立了专业的法律网站。对此,杨春宝笑着说:“人生路上总有着太多的偶然。”
杨春宝从小就很有读书天分,读中学的时候,他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复旦大学攻读法律专业。1992年,杨春宝以上海高校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进入中国物资储运上海东南公司担任法律顾问。1995年,单位的外聘律师成立了一家房地产专业律师事务所,杨春宝应邀加入其中,成为一名职业律师。1999年,上海市司法局选派青年律师出国留学,杨春宝顺利通过选拔考试,远赴悉尼科技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2001年,杨春宝学成回国后,着手创建了“法律桥”专业网站,同时,他与一起留学的同学合伙开办了上海市浩华律师事务所。从此,他开始了充满魅力却异常艰辛的创业之路。
杨春宝告诉记者,创办律师事务所的压力是巨大的,特别是经济压力。事务所成立之初,他们几个人的眼睛每天都盯着帐户,时时算计着哪笔收入用来付房租,哪笔收入用来支付办公费用,几乎就是等米下锅。但为了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大伙都咬牙坚持着。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浩华律师事务所终于在业界崭露头角,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法律事务中打响了牌子,拥有了一批固定客户群。
创业不仅让杨春宝认识了市场,更重新认识了律师职业。他认为,法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律师职业的真谛在于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高超的论辩技巧融为一体,并站在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的高度,打通文史哲,渗透法理情,高屋建瓴,游刃有余。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杨春宝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定位——学者型律师。
在杨春宝的眼中,非诉讼是律师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律师业的归宿。所以,杨春宝坚持认为,纠纷最好不上法庭,庭外和解才是解决纠纷的最好途径。而要做到这一点,靠的是律师的实力。正如杨春宝所说:实力是律师的立身之本,发展之道。律师要树立自己的品牌靠的不是虚张声势地打广告、挂头衔,而是无数激荡人心的经典辩例。
虽然杨春宝创业有成,但律师将是他的终生职业。他谈道:“律师是高尚的职业,应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并全身心地投入,而不是当作赚钱的工具、谋生的饭碗。当你真正热爱一份职业并身在其中时,才能懂得什么是苦中作乐,并乐在其中,而后其乐无穷。”(本文转载自《人才市场报》2003年5月20日第九版创业)
【本文作者:梁杰,来自:法律桥,引用及转载应注明作者和出处。如需聘请律师,请立即致电杨春宝高级律师:1390 182 6830】
关注法律桥微信公众平台 | 杨春宝高级律师电子名片 |
◆
请注意文明用语,请勿人身攻击。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您应当对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负责。
◆ 请勿在此提出法律咨询,法律咨询请去法律桥论坛。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网站管理员有权删除违反上述提示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本站声明:
本站所载之法律论文、法律评论、案例、法律咨询等,除非另有注明,著作权人均为站长杨春宝高级律师本人。欢迎其他网站链接,但是,未经站长书面许可,不得擅自摘编、转载。引用及经许可转载时均应注明出处"法律桥",并链接本站。本站网址:http://www.lawbridge.org/。
本站所有内容(包括法律咨询)仅供参考,不构成法律意见,站长不对资料的完整性和时效性负责。您在处理具体法律事务时,请洽询有资质的律师。本站将努力为广大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但不对本站提供的任何免费服务作出正式的承诺。本站所载投稿文章,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首席主持律师:上海杨春宝高级律师
上海最早的70后高级律师。入选国际知名法律媒体China Business Law Journal“100位中国业务优秀律师”,荣获Finance Monthly“2017中国TMT律师大奖",并入围Finance Monthly“2016中国公司法律师大奖”,系Asia Pacific Legal 500和Asia Law Profiles多年推荐律师,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调解中心调解员,具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系上海国有企业改制法律顾问团成员,具有丰富的投资、并购法律服务经验。[详细介绍>>>]
业务委托邮箱:LawBridg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