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浓美

  美浓是个镇名,隶属于台湾的高雄县。祖国大陆的人对她也许还比较陌生。其实,那是个很美的地方。

....那天到美浓的德旺山庄时已是傍晚。夜色渐浓,我们的车在居民的巷子中摸索寻找。当车开进一处山地停下时,顿觉四周异常开阔,山色莽苍,树木森然;道路两边,花草茸茸,虫声唧唧;有溪水在卵石间淙淙流淌。夜空中浮动着暗香,空气显得特别清新,据说是森林间负离子多的缘故。我们果然都感觉精神一振。

....德旺山庄的经营者是一对中年夫妻,男主外,女主内,原是附近种田的农民,几年前地价便宜的时候,他们买下了这片由大山环抱、溪流缠绕的荒芜的小盆地。经过几年的开发,如今这儿已经盖起了三栋供客人居住的别墅,另外还因地制宜,开辟了烧烤区、林浴区、垂钓区、露营区……我们到的这天是星期天的晚上,正好城里人在度完周日假后都打道回府了,再早一些时候,三栋别墅都是客满的。

....山庄面积很大,但管理人员不多,连庄主夫妇在内也就五六个人。我们到的当晚由那女主人亲自为我们掌勺。也许,这是我们在台湾期间吃得最满意的一顿。来美浓前,我们在台北和高雄吃的大多是西餐,看看没几道菜,可往往一吃就饱,一饱就腻了。那晚,女主人为我们端出的都是山上长的、自己喂养的山珍野味。许多菜是我从没见过的名副其实的野菜。女主人每上一道都要将菜名、采制过程及烹调方法作一番介绍。至于野味,除了麂子及兔子是野的外,鸡也是野的,当然不是真的野鸡,而是将鸡们放养在一定范围内,等要吃时再想法子抓回来。味道之鲜美,简直难以用言语形容。

....美浓有着十分美好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秀美的美浓湖灌溉了周围的万千良田。绵长的美浓山谷中,生态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达七、八公顷的双溪热带母树园内,生长着近百种弥足珍贵的外来树种,它们分别来自南洋群岛、中南美洲、澳洲及非洲等。母树园不仅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好地方,同时也有进行教育及研究种源保存的极高价值。与母树园毗邻的黄蝶翠谷(简称蝴蝶谷),拥有"单位面积产蝶密度世界第一"的记录,所产蝴蝶多达110 种。据说,蝴蝶谷有一种热带树的树叶是蝴蝶幼虫最喜爱的食物。幼虫多,蝴蝶自然也多,每年春天一到,蝶蛹羽化成蝶,翠谷之中便聚集了成千上万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其中以"银纹淡黄蝶"和"无纹淡黄蝶"最多。只可惜我们到的时间已是十月,只有为数不多的蝴蝶在树丛间翩翩飞舞。无缘看到那群蝶缤纷,铺天盖地的壮观景象了。因了这些美丽的蝴蝶,美浓人建造了一个堪称世界一流的蝴蝶农场,每年可以培养十万只以上的蝴蝶活体供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学校作观赏及生态教育之用。而且,他们的研究水准已经达到让蝴蝶的蛹随时羽化的程度,一年365 天,天天可以有蝴蝶从他们的农场飞出。

....1993年,台湾当局准备在美浓盖一座水坝,修一个大水库,这意味着母树园、蝴蝶谷等许多美丽的景点都将成为一片泽国。不仅原有的生态将被破坏,而且因为石质的缘故,大坝很容易崩裂,埋下无穷隐患。这立刻激起了美浓人的强烈不满。知识分子、农民、小学生、老太太……,纷纷到当局去静坐、抗议、请愿。他们还成立了美浓爱乡协进会,一些年轻人放弃城市中的高薪,回乡务农、经商的同时,或编刊物或开演讲会,积极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一路上,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反水库,保美浓"这样的标语。至今,斗争还在进行,尽管当局还没撤回原先的计划,但在团结一致的美浓人面前,除了认输,还能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到美浓不能不到"美浓民俗村"。这是一条展示美浓人文地理、生活习俗的街,由美浓人自己创办。毗邻的店家都布置得极为精巧,这里有"美浓窑"、"雅石雕刻"、"民俗古玩"、"民俗茶坊"、"广东纸伞"、"乡土小吃"、"客家美食"……,先辈们当年穿戴的蓝布衫、斗笠、蓑衣,用的瓷碗、瓦罐也作为工艺品,成了人们怀旧的钥匙。当我们走完这条街,一部美浓人的历史也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两百多年前,最早的美浓人──来自广东梅县的先辈们,来到美浓山下建立了客家村,据说,这里原先有个旧名叫"弥浓",也许"弥"和"美"读音相似,后来就渐渐成了"美浓"。早先这儿是原住民的游猎区,扎下了根的客家人开始在这儿种种植水稻和香蕉。在一棵足有数百年寿龄的大榕树下,立着一座神像,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大榕树的东侧,立着一块石碑,密密麻麻的文字记载了当年的先辈就是在这棵榕树边挖下了创业的第一锄。创业无疑是极其艰苦的,美浓人的一些风俗习惯里,至今还保留着创业初期的印痕,比如女人在河边洗东西,不是面朝河水,而是人站水里,背河向岸。那是因为两百多年前,这里强盗出没,加上客家人与原住民的矛盾,妇女常常是对方袭击的目标,为避免背后的偷袭,并且在逃跑时可以迅速上岸,避免溺水,她们下河洗涮东西时便采用了这种反向的姿势。没想到这种姿势竟一直沿袭至今,也许是在提醒年轻人要多往回看,不要忘记以前艰难的历程吧。

....日本人占领期间,这儿又开始种植烟草。美浓的烟草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占台湾首位。难怪我们一路上还看到有的农户的房顶上耸立着貌似土地庙的小屋和烟囱,原来那是从前的烤烟房。如果有两个以上的烤烟房,就说明这是个富有人家,以前给姑娘说媒,首先要说的是那家有几个烤烟房。如今烤烟现代化,已经不用这样的烤烟房了,昔日的烤烟房也不再是财富的象征了。

....六十多年前,一位美浓人专程去祖籍地广东梅县请来三位制伞师傅,到美浓传授制伞的技艺。制作一把油纸伞,首先要锯竹、浸水,加工成伞骨和伞头,而后是割棉纸、糊贴、绘图和漆桐油,最后再穿线、固定伞布头。工艺这么复杂,再说雨天使用油纸伞已成过时,然而美浓的油纸伞却做得供不应求。琳琅满目的纸伞店里,制伞师傅专门坐堂内当场接收你对伞的画面的要求,当场制作、当场表演;美浓民俗村的旅游服务中心还专门设立了一项"纸伞教学"的内容,以满足旅游者对制伞的好奇。人们已经将油纸伞完全当做了一项装饰用的工艺品,从它的精致的造型、典雅的画面中所透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民俗气息。

....如果说油纸伞体现了美浓人传统的客家文化的一面,那么美浓的陶瓷艺术则是客家文化溶入本土文化的完美结晶。美浓窑的陶艺品注重釉彩的表现,作品经过长时间的烧结,有氧化烧或还原烧,使釉彩繁多而精美。目前的美浓窑越来越向"大"发展,大画面、大结构、大组合。台湾许多楼堂馆所的大型高档建筑装饰墙面,都采用了美浓窑。

....在美浓,有一种亭子是别处所少见的,那就是"敬字亭"。敬字亭大多建于清朝年间,几乎每个乡都有。敬字亭有大有小,小的才两米多高,基本上都是灰白色,砖石结构。也许它们与普通的亭子在结构上并没有多大区别,所区别的在于它们的内涵。相传乾隆34年,一位叫梁启旺的美浓庄人看不惯路边、屋角、房舍及厕所等到处有人们乱扔的纸屑,而且这些字纸又往往与家畜的粪便混在一起,认为这有背古人"敬惜字纸"的教诲,于是发动庄里人捐款,花了94天终于建成美浓第一座"敬字亭",供乡民焚化字纸,以示对字纸的敬惜。美浓民风由此蔚然改观。晴耕雨读的美浓人在科举时代产生过三名进士,二十多名举人。而今"敬字亭"早已成了一种象征,没人再会在里面焚烧字纸了,可是美浓人爱读书、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民风仍旧如古。近几十年间,美浓子弟中博士、硕士多达三百多人,大学生则更是达到普及程度。可见,美浓的美是美在内在,美在人的知识水准。

....美浓美,美浓真是个钟灵毓秀的好地方。

[返回]